李 强 159 8231 6191(微信同号) |
|
蒲 强 159 2866 6163(微信同号) |
|
购苗种植两千亩以上专线电话138 8030 7263 裴忠富--全国劳动模范、优秀共产党员 |
桃树根腐病多发生在桃树萌芽后的4~5月份,发病重的桃园,病株率高达30%。
症状 主要为害根部,后地上部开始表现症状。早春苹果树萌动后,须根变褐枯死,后渐扩展到与须根相连的肉质根和大根,围绕须根基部形成红褐色稍凹陷的小圆斑,随着病害的扩展,病斑扩大并相互连接深达木质部,使整段根变黑死亡。在整个发病过程中,病根反复产生愈伤组织和再生新根,因此形成病健组织彼此交错或致病部凹凸不平。苹果树地上部在4~5月份展叶后,表现症状有四种类型:一是萎蔫型。病株萌芽后整株或部分枝条生长衰弱,新梢抽生困难,叶簇萎蔫,叶片向上卷缩,形小而色浅,花蕾皱缩不开或开花后不座果,枝条呈失水状,表面皱缩或枯死,有时翘起呈油皮状,芽体周围尤为明显。一般患病多年、树势衰弱的大树多属这一类型。二是青干型。上一年或当年感病而且病势发展迅速的病株,在春旱或气温较高时,病株叶片骤然失水青干,多从叶缘向内扩展,或沿主脉向外扩展,在病健分界处有明显的红褐色晕带。严重时青干的叶片脱落。三是叶缘枯焦型。病势发展缓慢的植株,在春季不干旱时表现的症状,仅叶尖和叶缘枯焦,而中间部分仍保持正常,叶片一般不会脱落。四是枝枯型。病株根部严重腐烂,当大根已烂到根颈部时呈现的特殊症状。与地下烂根相对应的部分骨干枝枯死,皮层变褐下陷,皮层病健部界限明显,且沿枝干一侧向下扩展,后期坏死皮层崩裂,易剥离,其上不着生小黑点,木质部导管变为褐色,且一直与地下烂根中变褐的导管相连。
病原 由多种镰刀菌侵染所致。主要有:Fusarium solani (Mart.)App.et Wollenw. 称腐皮镰刀菌;F.oxysporum Schlecht 称尖孢镰刀菌;F.camptoceras Wollenw. et Reink称弯角镰刀菌。均属半知菌类真菌。
F.solani在PDA培养基上,正面纯白色,背面为瓤粉色。大孢子两头较困,中部宽,形状较为弯曲。具3~9个隔,3隔大孢子大小30.0~50.0×5.0~7.5(μm);5隔大孢子32.50~51.25×5.0~10.0(μm)。小孢子长圆至椭圆或卵圆形,单胞或双胞,单胞小孢子大小7.5~22.5×3.0~7.5(μm);双胞小孢子大小12.5~25.0×3.75~7.50(μm)。菌丝宽为2.5~7.5(μm)。F.oxysporum在PDA培养基上,正面白色,背面玫瑰色。大孢子两头较尖,足胞明显,两头弯曲,中段较直,具3~4个隔,大小19~50×2.5~5(μm)。小孢子卵圆至椭圆形,单胞,大小3.75~12.5×2.25~5.00(μm)。菌丝宽为2.5~5.0(μm)。F.camptoceras在PDA培养基上,菌落正面白色,背面古铜紫色。大孢子需长期培养后才能产生少量。大多数直立,亦有少量稍弯曲者,长圆形,基部较圆,顶部较尖,大宽度在离基部的2/5处,具1~3个隔膜,无足胞,三隔孢子大小17.50~28.75×4.50~5.00(μm)。小孢子易产生,长圆至椭圆形,单胞或双胞,单胞孢子大小6.25~12.50×2.5~4.0(μm);双胞孢子大小11.25~17.50×3.25~5.00(μm)。菌丝宽2.50~5.60(μm)。
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三种镰刀菌均为土壤习居菌或半习居菌,可在土壤中长期营腐生生活。当苹果树根系生长衰弱时,病菌侵入根部发病。果园土壤黏重板结、盐碱过重、长期干旱缺肥,水土流失严重,大小年现象严重及管理不当的果园发病较重。
防治方法 (1)加强栽培管理,增强树势,提高抗病力。改善果园排灌设施,做到旱能浇,涝能排;改良土壤结构,防止水土流失,有条件的果园可进行深翻。生长季节及时中耕锄草和保墒;合理修剪,调节树体结果量,控制大小年;肥力差的果园,要多种绿肥压青,采用配方施肥技术,增施钾肥,施肥量一般以每50kg果施用纯氮350g,纯磷150g,钾350g为宜。(2)药剂灌根。在早春或夏末病菌活动时,以树体为中心,视树体大小,挖深70cm的辐射沟3~5条,长以树冠外围为准,宽30~45cm,必要时可浇灌40%五氯硝基苯粉剂600倍悬浮液或50%甲基硫菌灵•硫磺悬浮剂1000倍液、80%五氯酚钠250倍液、40%甲醛100倍液、20%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、25%苯菌灵•环己锌乳油800倍液。施药后覆土。(3)处理病树。春、秋扒土晾根,可晾至大根,刮治病部或截除病根。晾根期间避免树穴内灌入水或雨淋,晾7~10天,刮除病斑后用波尔多浆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45%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灌根也可在伤口处涂抹50%多菌灵或50%立枯净可湿性粉剂300倍液,效果也好。
症状紫纹羽病又称紫色根腐病,主要为害根系。细根先发病,后逐渐扩展到侧根和主根,直至树干基部。发病初期根部现黄褐色不定形斑块,外表颜色变深,皮层组织变褐,病部表面缠绕许多淡紫色棉絮状物,即病菌菌丝和菌索,形状似羽毛,逐渐变成暗紫色绒毛状菌丝层,包被整个病根,并能延伸到根外的土面上。后期在病根上产生紫红色半球状菌核,大小1~2mm,病根皮层腐烂易脱落,后木质部腐朽。6~7月,菌丝体上产生微薄白粉状子实层。病株地上部生长衰弱,叶片变小,色淡,枝条节间缩短或部分枝条干枯。感病品种叶柄和中脉变红。该病扩展缓慢,经数年才逐渐衰弱死亡。
病原 Helicobasidium mompa Tanaka Jacz. 异名:H•purpureum Tul Pat. 称桑卷担菌和紫卷担菌,属担子菌门真菌。病根上着生的紫黑绒状物是菌丝层。由五层组成,外层为子实层,其上生有担子。担子圆筒状无色,由4个细胞组成,大小25~40×6~7(μm),向一方弯曲。再从各胞伸出小梗,小梗无色,圆锥形,大小5~15×3~4.5(μm)。小梗上着生担孢子,担孢子无色、单胞,卵圆形,顶端圆,基部尖,大小16~19×6~6.4(μm),多在雨季形成。
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、根状菌索和菌核在病根上或土壤中越冬。条件适宜,根状菌索和菌核产生菌丝体。菌丝体集结形成菌丝束,在土表或土里延伸,接触寄主根系后直接侵入为害。一般病菌先侵染新根的柔软组织,后蔓延到大根。病根与健根根系互相接触是该病扩展、蔓延的重要途径。病菌虽能产生孢子但寿命短。萌发后侵染机会较少,所以病菌孢子在病害传播中作用不大。病害发生盛期多在7~9月。
低洼潮湿积水的果园,发病重。带病刺槐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,靠近带病刺槐的苹果树易发病。
防治方法 (1)选用无病苗木。病菌可随苗木远距离传播,所以,起苗、调运苗木时,要严格检验,剔除病苗,并对健苗进行消毒处理。苗术消毒可用50%甲基硫菌灵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精剂800~1000倍液、0.5~1%硫酸铜溶液浸苗10~20分钟。(2)隔离防治。在病区或病树外围挖1米深沟可隔离或阻断菌核、根状菌索和病根传播。剌槐是该病菌的重要寄主,可随刺槐根进入果园,所以尽量不用刺槐作防护林;对于用刺槐作防护林带的果园要挖沟隔离。以防根系侵入果园。对已侵入果园的刺槐根系应彻底挖除,以免病菌传播。(3)加强果园管理。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,增施有机肥,改良土壤,合理整形修剪,疏花疏果,调节果树负载量,加强对其他病虫害的防治,以增强树体抗病力。(4)药剂防治。轻病树,扒开根际土壤,找出发病部位并仔细清除病根,然后用50%代森铵水剂400~500倍液或1%硫酸铜进行伤口消毒,然后涂保护剂波尔多浆等。也可用20%石灰水或2.5%硫酸亚铁、50%代森铵水剂150~300倍液、20%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、50%立枯净可湿性粉剂900倍液、50%杀菌王(氯溴异氰尿酸)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浇灌消毒;后用净土埋好,效果均好。
本文来自:中国宗富桃子产业网,网址: http://www.taoshumiao.com..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中国宗富桃子产业网!谢谢关注!
欢迎您点击观看
宗富果业——榜样的力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