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宗富柑橘产业官方网站
桃树苗栽培
桃树病虫害防治(一):桃树腐烂病、桃树木腐病
症状 为害主干或枝。枝干染病病部略凹陷,外部现米粒大的流胶,胶点下的病皮腐烂,湿腐状,黄褐色,有酒糟味,后期病斑干缩下陷,表生灰褐色钉头状突起子座,湿度大时,涌出红褐色丝状孢子角,病斑绕干、枝一周时,形成环切现象,病树、或整枝枯死。该病与苹果腐烂病相似,但孢子角颜色深,呈红褐色是桃树腐烂病的特点。该病也是危害性很大的病害。
病原 主要是Valsa japonica Miyabe et Hemmi 称曰本黑腐皮壳,其次是V. leucostoma (Pers.) Fr. 称核果黑腐皮壳,均属子囊菌门真菌。东北地区以曰本黑腐皮壳为主,而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西南报道的都是核果黑腐皮壳。V. leucostoma 无性态为Cytospora leucostoma Sacc. 称核果壳囊孢菌,属半知菌。子囊壳扁圆形,球状或不规则有长颈,埋生在子座中,子座棍棒状至纺锤形,无色透明,顶端肥厚,大小25~30×5~7.2(μm)。子囊中生子囊孢子8个,排列成双行。子囊孢子香蕉形,单胞元色,大小7.2~7.5×1.9(μm)。子座中还有数个分生孢子器,每个分生孢子器由多个分割成不规则的腔室组成,并有一共同孔口伸出桃树表皮外,分生孢子器壁暗褐色,内壁密生许多单胞无色细长的分生孢子梗。分生孢子梗顶生分生孢子,分生孢子香蕉形,单胞无色,大小3.9~5.8×1.2~1.5(μm)。该菌除为害桃外,还可为害李、杏、樱桃等其它核果类果树。V. japonica子座大,如寄主枝条皮层薄,子座在皮层呈馒头状鼓起,天气潮湿时,涌出的卷须状孢子角呈淡褐色至褐色,子囊壳、子囊、子囊孢子较大,无性态分生孢子器明显分为若干小室,别于核果黑腐皮壳。
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、防治方法 该病病菌系弱寄生菌,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。病菌生长适温为28~32℃。3~4月开始发病,5~6月进入发病盛期,夏季高温停止扩展。冻伤常是诱发桃树腐烂病的重要原因。冻害严重则大发生。防治方法参见苹果树腐烂病,但须注意:桃树生长季节造成的伤口不仅很难愈合,且极易流胶。因此刮治病疤后,必须涂伤口保护剂。刮后可用45%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消毒,再用石硫合剂渣覆盖保护,也可用1:05:100倍式波尔多液或40%波尔多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消毒和保护。
症状 桃树木腐病又称心腐病。主要为害桃树的枝干和心材,致心材腐朽,呈轮纹状。染病树木质部变白疏松,质软且脆,腐朽易碎。病部表面长出灰色的病菌子实体,多由锯口长出,少数从伤口或虫口长出,每株形成的病菌子实体1个至数十个。以枝干基部受害重,常引致树势衰弱,叶色变黄或过早落叶,致产量降低或不结果。
病原 Fomes fulvus (Scop.) Gill. 称暗黄层孔菌,属担子菌门真菌。子实体呈马蹄形或圆头状。菌盖木质坚硬,初期表面光滑,老熟后出现裂纹,初呈黄褐色至灰褐色,后变为暗褐色或浅黑褐色,边缘钝圆具毛。菌髓黄褐色。菌管圆形或多角形,孔口小,直径80~220(μm),孔壁灰褐色较厚。担子排列成行,4个担孢子顶生,担孢子球形,单胞无色,大小4.4~5.8×4.4(μm)。间胞纺锤形、混生于子实层中,基部深褐色,端部色淡,大小11.6~14.5×5.8(μm)。病菌生长适温30~33℃,气温低于14℃或高于40℃即停止生长发育。该菌除为害桃树外,还可侵害杏树、李树等。
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受害桃树枝干的病部产生子实体或担孢子,条件适宜时,孢子成熟借风雨传播飞散,经锯口、伤口侵入。
防治方法 (1)加强桃、杏、李园管理,发现病死及衰弱的老树,应及早挖除烧毁。对树势弱、树龄高的桃树,应采用配方施肥技术,恢复树势,以增强抗病力。(2)发现病树长出子实体后,应马上削掉、集中烧毁,并涂1%硫酸铜消毒。(3)保护树体,千方百计减少伤口,是预防木腐病发生和扩展的重要措施,对锯口可涂上述硫酸铜消毒后,再涂波尔多浆或40%波尔多精或煤焦油等保护,以促进伤口愈合,减少病菌侵染。
本文来自:中国宗富桃子产业网,网址: http://www.taoshumiao.com..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中国宗富桃子产业网!谢谢关注!
欢迎您点击观看
宗富果业——榜样的力量